脆皮烧鹅是广东烧腊行当的灵魂,“烧味三宝”之一,它既可作筵席的美馔,又可作快餐的美食,深得广东人喜爱,是粤菜对外宣传不可多得的名片。
按历史轨迹而言,脆皮烧鹅的原始技法并非由广东人原创,是师承南京技法所得。
唐代姚思廉在《陈书》有陈国因鸭馔鼓舞士气战胜齐国的故事,印证南京人自距今1500年前起就将鸭馔视为抵御外侮并取得胜利的象征,因而形成“金陵鸭馔甲天下”之说。
言归正传。在大概800多年前,南京厨师在古老的“炙鸭”基础上,发明了利用麦芽糖作焦糖化的助剂,使烧鸭色、香、味俱全。再以片皮撕肉的形式膳用,让烧鸭跻身成为宋代御膳之一,并成为美食及烹饪技法至臻的象征。
今天,人们会将南京烧鸭称为“金陵烧鸭”,在1990年前后还是广东特级烧腊厨师考评必选的肴馔。
具体做法是在鸭腋下开一小孔将鸭内脏掏出,用小竹筒将鸭胸顶起使鸭身平滑挺起;戏肉是用滚水内将鸭皮烫紧涂上麦芽糖。晾干皮的鸭坯在膳用时套在有柄铁叉上摝烧,直至鸭身均匀呈现红彤之色为止。
广东的故事在此时才拉开帷幕。
1268年元世祖发起灭宋战争,退往广东新会的赵昺被立为宋怀宗在广东新会领导抗元。至1279年3月19日因崖门海战失败,宋怀宗赵昺攀爬在陆秀夫身后投海而亡。南宋成为历史。
在这机缘巧合的历史里,身怀宋朝顶尖绝技的烧鸭御厨因勤王辗转流落到广东新会,使广东新会拥有了烧鸭技术。
为了避免遭受元朝追杀,御厨无奈隐姓埋名,为了谋生计又不得不重操旧业。不过,御厨巧妙之作,使烧鸭技术陡然变身成为具有广东特色的烧鹅技术。
御厨首先将在南京惯用的高邮麻鸭改为广东的黑鬃鹅。再来就是用钩环取代铁叉,以挂炉的形式取代人手摝,从此抹去南京的印记。
烧鹅挂炉的设计十分巧妙,柴火在挂炉的外边,热量通过烟囱效应恒定地输入到炉内,多只涂抹麦芽糖的鹅坯就能轻松烧熟并呈现红彤之色。
最令人赞叹的远不在于批量生产降低劳动强度,因炉底有铁镬盛着清水,柴火经过清水的“洗礼”,火毒大大降低,不会引起食者热气(上火),百吃不厌。
不过,随着烧鹅销售改成预制待售,鹅肉变质的问题又随之而来。
御厨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两全其美的,就是在鹅肉表面涂抹盐味料。这样既抑制鹅肉变质,又赋予鹅肉味道。至此,烧鹅正式改为皮肉共食的形式膳用,彻底与南京烧鸭分道扬镳。
一转眼500多年过去了,故事场景从新会转到广东省城广州。
在享受300多年“一口通商”的广州于1840年被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砸开商口,商业形态发生了陡然改变,疲态的商人转而热衷于饮食方面,使得广州形成“食在广州”的平台(此平台包括食材、技艺及饮食文化综合于一身),吸引全国各地的名厨前来献技。
此前一直呆在新会的烧鹅技师终于盼来发扬光大的机会,纷纷奔往广州谋生。
烧鹅技师来到广州后发现,柴火在外的挂炉并不适合在群居密集的广州使用,随时有引发火灾的风险。
于是,炭火在内的新式的挂炉应运而生。
新式挂炉炭火置于炉膛内部,完全利用热对流和热辐射授热,使得烧鹅的焦香味更浓。由于热辐射授热迅速,能快捷地消耗鹅皮表面的水分,令鹅皮更易呈现脆的质感,这也是广州烧鹅能够冠以“脆皮烧鹅”的原因。
转眼间,售卖脆皮烧鹅的店铺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城,自然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行业,既可作筵席的美馔,又可作快餐的美食。
及后,经过“装身”及调味料等的改革之后,脆皮烧鹅焕然一新。
往后再也没有人会联想到这是700多年前的技术,再也没有人会联想到这是从新会传来,只知道脆皮烧鹅是“食在广州”的标杆美食,只知道到脆皮烧鹅在广州做得最好,彷佛是广州原创。
转眼又到了20世纪末,烧鹅师傅认为既然烧鹅冠以“脆皮”两字,就要充分展现“脆”的特点。
余下来有两个针对性的改革。
第一个改革是针对鹅皮。选用皮厚身肥的杂交而成的黑鬃鹅,使鹅皮有加热膨化的空间。
第二个改革是针对糖水。先是用白醋代替清水开兑麦芽糖,使鹅皮表面不带油脂。再来就是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曲酒,使鹅皮在未烧制前被曲酒低温致熟变成颗粒形态干燥,烧熟后更加酥脆。现在多是使用酸碱原料混合的糖水,利用酸性原料具让生皮变硬、热皮变软及碱性原料具生皮变软、热皮变硬的特性,让鹅皮膨化空间加大,由脆变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