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、闷热的时段,也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。此时,人体阳气最为旺盛,气血流通旺盛,皮肤毛孔张开,新陈代谢加快,若能把握好这个时机进行科学养生,不仅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,还能预防疾病、增强体质,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今年的三伏天,纵使不是史上最热的一年,也一定是体感上最难受的一年。
南方连绵不休的雨水,令大家纷纷化为“潮”人,不仅要忍受着淹水的街道、湿闷的空气,还要与发霉的墙壁、衣物做斗争,实在是苦不堪言。好在过了小暑后,各地也陆续“出梅”,太阳来了,晴天来了,三伏天也来了!
湿漉漉的衣服终于要干了,长蘑菇的屋子终于亮堂了,“潮”人们也迎来了驱寒散湿、调理身体的好时机。
俗话说“冬病夏治”,在伏天做好养生、治疗,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抗病能力,让接下来的半年少生病、保安康。所以,今年三伏天,做好三件事:驱寒、排湿和扶阳,吉祥安宁度今夏!
饮食调理
三伏天饮食
“入伏”后空气湿度增大,再加上持续高温,极易发生“中暑”现象。 中医把一年分为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五个季节,长夏位于夏末秋初,涵盖了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四个节气,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。而湿为阴邪,易伤阳气,长夏养生重防“湿”。 [14]中医认为“夏季暑湿,适宜清补”。
在烹调方面,凉拌、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,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;再辅以适量的醋、酱、葱、姜、蒜和芥末,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,还抑菌、降脂、调血压。西瓜、苦瓜、冬瓜、黄瓜、丝瓜、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,是首选祛暑食物。此外,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,食物以易消化为宜,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,少饮酒、少抽烟。
此外,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,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,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,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,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。补水汤茶饮料是个不错选择。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、钾、镁等有机盐,而茶水可生津提神,减轻疲劳。不过,这些汤茶热着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,因为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将体表温度降低1~2℃,消暑效果远优于冷茶。
大约是今年多雨水的缘故,总感觉身体里的湿气比往年更多,人也更容易气闷烦躁、疲累无力。
祛暑湿,饮三样
而三伏天,更要注意不要饮用太多寒凉之物,引起“内寒”,加重湿气聚集。少量多次、温而不烫地饮水,让身体内外达到适度的平衡,更符合养生之道。
【紫苏生姜水】
紫苏,是个宝。
相传华佗前往安徽一带行医,落脚在湖边一家客栈,正巧遇见几个年青人比赛吃虾蟹,华佗上前劝阻,说螃蟹乃寒凉之物,不可多吃,年青人却充耳不闻。到了夜间,几人上吐下泻、腹痛不止,华佗便用采摘紫苏,煎成汤剂,解救了几人性命。
《中国药典》中记载紫苏“性温,归肺、脾经,有解表散寒、行气和胃之效。”而生姜同样有发汗解表、祛风散寒之功用。
所以三伏天里,来上一碗温热的紫苏生姜水,喝到身体微微发汗、唇齿留香,湿气便会随着清风一块儿溜走啦!
【三豆饮】
三豆饮,据说是春秋时期名医扁鹊的著名处方
将绿豆、黑豆和赤小豆洗净后浸泡一小时,然后清水下锅,水开后改文火焖煮,等豆粒开花后,可加甘草、冰糖调味,晾凉后便可饮用。
绿豆可解毒,黑豆能活血,赤小豆可利水除湿,三者齐备,可治“天行痘疹,预服此饮,疏解热毒,纵出亦少”。既能做糖水,又能当中药,无愧为夏天防暑祛湿的好帮手!
【黄芪粥】
三伏苦热,中医认为这种热最容易消耗体内正气,所以需得补气、提气。
李时珍称黄芪为“补药之长“,《冷庐医话》中也记载用黄芪和粳米煮粥,有着“益气健脾,升阳补中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”的功用。
早晨起来,喝上一碗黄芪粥,米香带着清淡的苦香、甘香,喝不惯,就添上一勺蜂蜜,甜甜又黏黏,祛湿又补气,开启精神抖擞、气色红润的一天。
适度运动
在炎热的三伏天,运动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,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。运动项目应以柔和、舒缓的有氧运动为主,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、太极拳等,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,切不可大汗淋漓,以免耗气伤津。运动后,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
情绪调节
夏季气候炎热,人们容易出现烦躁、焦虑、易怒等不良情绪。中医认为,“心主神明”,不良情绪会影响心脏的功能,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。因此,在三伏天里,要保持心情舒畅,心态平和,做到“心静自然凉”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绘画、旅游等方式来调节情绪,放松身心。
科学养生
三伏养生,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我们从起居、饮食、运动、情志等多个方面入手,综合调理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,保持身体健康,享受美好的生活。让我们行动起来,科学养生,以健康的身心迎接未来的挑战。